成都網絡公司?網絡信息資源的分類
1、網絡信息資源傳播范圍劃分
根據網絡信息資源傳播范圍,可以分成光盤局域網信息、聯機網絡信息和Internet網絡信息。從這三種資源的應用范圍和使用情況,我們不難看出Internet網絡信息資源的發展趨勢。
①光盤局域網信息資源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和精密電子技術等現代科技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一種新型點子出版物——光盤,以其存儲信息密度高、容量大、讀取速度快、存儲的信息類型多等顯著特點,深受用戶的歡迎。1984年世界上第一個商品化的CD-ROM光盤數據庫——BIBLIOFILE(美國國會圖書館的MARC機讀目錄)問世。之后隨著網絡技術發展,特別是大容量的硬盤、光盤塔和光盤網絡系統的出現和廣泛應用,使光盤的多用戶檢索和共享成為現實。供單機使用的光盤數據庫,也可以實現局域網、廣域網、Internet上共享,還可以與遠程聯機系統聯網,光盤的利用率被大大提高。
近幾年來,光盤技術與光盤產品發展相當迅速,光盤數據庫資源覆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各個學科,其信息量巨大。利用這些數據庫光盤局域網,實現局域網內共享十分有效。而且這些數據庫光盤在Internet 上共享涉及版權等問題,所以在有限范圍內光盤資源共享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我國在光盤數據庫方面的研究和開發起步較晚,但近幾年發展十分迅速。1992年重慶微普公司推出我國第一張中文CD-ROM光盤版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它突破了傳統中文信息的存儲介質,在國內圖書、情報界引起巨大反響。同年4月,我國第一家開發制作多媒體光盤電子圖書的專業公司——北京金盤電子有限公司誕生。目前,國內以有一定規模的電子出版物制作企業大100多家,生產了大量的光盤資源產品,如:《中國法律法規檢索系統》、《中國企事業單位名錄大全》、《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人民日報》、《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我國各學科核心和有專業特色的3500多種期刊,開了我國電子期刊全文光盤的先河,同時它還開發出先進的檢索軟件,建成全文電子期刊檢索系統,在單機或局域網環境下提供給用戶使用。1999年利用大型存儲設備,開展在各地設立光盤鏡像站點,為注冊用戶提供服務,方便了用戶檢索,提高了檢索效率。
②傳統的聯機檢索信息資源
20世紀60至70年代,世界上發達國家和地區相繼建立起計算機聯機信息服務系統,如美國的Dialog、德國的STN系統,均向世界范圍內有限的用戶提供信息檢索服務。
這種傳統的聯機檢索是一種集中式的網絡系統,它由聯機檢索中心、通訊網絡和檢索終端組成。聯機檢索中心主要包括中央計算機、聯機數據庫、數據庫檢索軟件等,是聯機檢索網絡的中心部分;通訊網絡是連接檢索終端與檢索中心的橋梁,其作用是保障信息傳遞的暢通;而檢索終端是用戶與系統進行人機對話的設備。當用戶通過檢索終端,將一定的信息需求轉化為特定的檢索語言和檢索表達式經由通訊網絡傳至系統的主機時,主機將其與系統數據庫中存儲數據進行匹配運算,并將檢索結果按用戶需求傳至終端設備,再由終端設備顯示或打印。在整個聯機檢索過程中,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主機上完成的,因此聯機檢索對主機的處理速度和功能的要求相當高。
這種聯機檢索系統的優點和缺陷都十分明顯。優點是整個系統都在系統管理員集中管理下,安全可靠。缺點是主機負擔重,一旦出現故障,整個網絡將癱瘓;網絡擴展困難;由于所采用技術標準不公開,因此相關技術缺乏發展動力,靈活性差。
由于Internet網絡的發展和沖擊,傳統的聯機網絡的局限性日益明顯,并嚴重制約其發展,大有不進而亡之勢。經過近幾年的努力,世界知名的聯機系統如Dialog, STN, Compuserve Amercian Online紛紛建立自己的WWW服務器,開發Internet接口;改善用戶界面;增加服務項目與內容,將其服務對象從原來有限的用戶擴大到世界各地,大大增加了數據庫的使用率。
由于這些聯機檢索系統在信息加工上的優勢和在信息服務方面的獨到之處,使得聯機網絡信息資源以其加工標引規范、檢準率高、數據庫涉及學科范圍廣、專業性強而逐漸成為Internet網上不可忽視的一種重要信息資源。由此看來,傳統的聯機檢索系統面對Internet的沖擊而進行的戰略調整是十分成功的。
③Internet信息資源
Internet是近年發展最迅速的信息資源,由于操作簡便,檢索界面友好,資源豐富多彩,其信息不僅包括目錄、索引、全文等,還包括程序、聲音、圖像和多媒體信息。
這里所指的Internet信息資源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是針對傳統的聯機網絡資源而言的。這類資源大多是由機構、團體、協會、公司甚至個人提供。提供上網的信息并沒有一個傳統的信息過濾機制,信息質量參差不齊,而且這類信息在網絡上的產生和消亡都十分頻繁。正是由于這種松散的管理模式,使得Internet信息成為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信息資源,其發展速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相象。
總的來看,光盤局域網信息、傳統的聯機網絡信息和狹義的Internet信息資源共同構建了Internet上的網絡信息資源,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需通過計算機網絡才能獲取。
2、按照信息加工層次劃分
網絡信息按照信息加工層次,可以分為網絡資源指南和搜索引擎、聯機館藏目錄、網絡數據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電子報紙、參考工具書和其他動態信息。
①網絡資源指南和搜索引擎
各種各樣的Internet網絡信息檢索工具有數千個,根據提供檢索與否,有資源指南和搜索引擎之分。
資源指南是按主題的等級排列的主題類目索引,類別目錄按一定的主題分類體系組織,排列方法有字順法、時序法、地序法、主題法等或是各種方法綜合使用。用戶通過逐層瀏覽類別目錄、逐步細化的方式來尋找合適的類別直至具體資源。資源指南是人工編制和維護的,在信息的收集、編排、HTML編碼以及信息注解上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常見的有美國國會圖書館編輯的WWW Meta Index and Search Tools、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編輯的Internet Resources Meta Index。
搜索引擎則是強調的是它的檢索功能,能提供布爾邏輯檢索、短語或鄰近檢索、模糊檢索、自然語言檢索等方式查詢信息。搜索引擎的數據庫主要是由機器人自動建立的,不需人工干預。常見的搜索引擎有Alta Vista, Yahoo!。
②聯機館藏目錄
網絡上有許多機構提供的館藏書目信息、中外文期刊聯合目錄信息。其中包括各圖書館和信息機構提供的公共聯機檢索(OPAC)館藏目錄、地區或行業的圖書館的聯合目錄等。如中國國家圖書館(原北京圖書館)、中科院圖書館和許多高校圖書館都有自己的OPAC。中國國家圖書館在網上提供圖書目錄在線檢索,有題名、責任者、關鍵詞、標準書刊號、分類號、出版地、出版國等10個檢索途徑。在四川大學圖書館文理分館主頁上也可以檢索該館的圖書目錄,用戶可以從責任者、題名、主題、分類號、ISBN、ISSN、索取號七個檢索入口進行檢索,并且可以利用出版時間和其他限制條件對檢索結果進行限制,以縮小檢索范圍。另外,全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提供61所高校的館藏期刊、書目和學位論文聯合查詢。
③網絡數據庫
網絡數據庫包括綜合性和專業性期刊數據庫、專利數據庫等信息資源。這類信息資源可分為商業性和非商業性的數據庫。
許多著名的國際聯機數據庫檢索系統(Dialog,STN,OCLC)都開設了與 Internet 的接口,用戶可通過遠程登陸或WWW 方式進行付費檢索。另外,有許多從事傳統信息服務的機構開發了網絡數據庫,如ISI公司推出的Web of Science、美國工程信息公司開發的EI Village、英國的INSPEC數據庫、EBSCO公司提供的BSP(商業資源數據庫)、UMI公司的PQDD(碩、博士論文數據庫)、中國科技信息所與萬方數據公司開發的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等。這些數據庫由專門的信息機構或公司專業制作和維護,信息質量高,是專業領域內常用數據庫。
非商業性數據庫因為免費使用,用戶以較低的成本可獲得所需的信息,所以也有很高的吸引力。如:IBM公司的免費專利文獻數據庫,提供大量專利的免費檢索,用戶可檢索到1971年以來的美國專利說明書的內容,包括專利書目和專利項,瀏覽1974年以來的專利文獻中的附圖。美國SPO提供免費電子郵件專利服務,可查到美國專利與商標局自1972年以來的專利。美國的Questel-Orbit公司的QPAT-US專利數據庫提供美國專利扉頁的免費檢索和全文的收費檢索。
④電子出版物
由于網上信息傳播速度快,越來越多的出版商注重網上報刊發行。目前國內外已有很多出版商和信息服務中介入電子出版行業。電子出版物有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和電子報紙。
⑤參考工具書
網絡中許多參考資料是可以免費使用的,如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漢語詞典、學校或企業名錄、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等大型工具書已加入因特網。
⑥軟件資源
Internet上的軟件資源十分豐富,大部分可供免費下載使用,還有許多的共享軟件,在一定時期內或一個軟件的某些功能的試用,也有很多在線注冊購買的軟件,還有很多的程序代碼供用戶使用或二次開發,對廣大的計算機用戶有較大的吸引力。
⑦其他動態信息
各級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團體、公司在網上發布的消息、政策法規、會議消息、研究成果、產品目錄、出版目錄和廣告等。
總之,Internet是信息的海洋,通過它,我們可以了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國際大事與生活趣聞,我們應充分利用這個巨大的信息資源以獲取我們需要的信息。
成都百度包年推廣-了解更多此方面的朋友請登陸:http://m.gawl.org.cn/!這里有更多的驚喜等著您!